公司新闻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公司新闻 >
巧味水饺:水饺的多种叫法你知道不?
作者:admin发布时间:2018-07-25 10:19

“水饺耳,即段成式食品,汤中牢丸,或谓粉角,北方人读角为娇,因呼饺饵,伪为饺儿。”——明朝末年张自烈

饺耳

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,为医圣张仲景首创。当时饺子是药用,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(羊肉、胡椒等),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。从此乡里人与后人就模仿制作,称之为“饺耳”。

月牙馄饨

三国时期,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,被称为“月牙馄饨”。魏张揖所著的《广雅》一书中,就提到这种食品。据三国魏人张揖著的《广雅》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“馄饨”的食品,和饺子形状基本类似。

馄饨

到南北朝时,馄饨“形如偃月,天下通食”。据推测,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,不是捞出来单独吃,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,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“馄饨”。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,如河南、陕西等地的人吃饺子,要在汤里放些香菜、葱花、虾皮、韭菜等小料。

牢丸

汤中牢丸,是唐代人对饺子的称谓。之所以叫“牢丸”,在汉代刘熙《释名·饮食》中有解释,是把拌以各种佐料的肉馅,团成丸子,穿起来烤着吃。后来,面食 进一步普及,人们又用面皮将肉丸子包裹在中间,使其牢不可破。包了面皮的肉馅可煮,可蒸,亦可炙,这大概就是“牢丸”之名的来历吧。

角儿

宋代称饺子为“角儿”,它是后世“饺子”一词的词源。这种写法,在其后的元、明、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。南宋时叫做“燥肉双下角子”。

扁食

饺子在宋代的时候,传入蒙古。受到了蒙古同胞奔放的性格的影响,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“匾食”。于是在元代时,都习惯把饺子叫做“扁食”。

煮饽饽

发展到清代,饺子的称谓更加多。清代北方人称水饺为“煮饽饽”。《天咫偶闻》:“正月元日至五日,俗名破五,旧例食水饺五日,北方名煮饽饽。”

水包子

清代济南等地人们称水饺为“水包子”。《济南快览》:“如遇除夕或元旦,则用面作角子,其馅或荤或素,皆随人意。荤者用各种肉类,素者用韭菜或白菜,总名曰水包子。”

粉角

徐珂编的《清稗类钞》中说:“中有馅,或谓之粉角——而蒸食煎食皆可,以水煮之而有汤叫做水饺。”

可见饺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,吃饺子也是中国人在春节时特有的民俗传统。到现在,饺子依然是逢年过节饭桌上任何山珍海味所无法替代的重头大宴。取“更岁交子”之意,深受老百姓的欢迎。

  • 热线:15888888888
  • 地址:xxxxxxxxxxx
  • Powered by某某公司© 2020-2021 Inc.

Powered by某某公司© 2020-2021 Inc.